北林小编 发表于 2014-2-26 09:09:22

北林大有个生态文明博士团

尽管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生态文明讲师团前不久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但50多名讲师却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大家观摩了两位讲师做的“身边植物知多少”、“pm2.5的来源、危害与防范”微讲座,深入研讨分析演讲内容和技巧,分享了讲师团的精彩瞬间。
   2013年3月成立的北林大博士生生态文明讲师团,是我国第一个以博士生为主体的生态文明讲师团。短短9个多月,50多名自愿报名的讲师围绕“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生态文明”这一宗旨,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深入街道社区、大中小学、武警部队、养老机构等基层单位,宣讲了60多场,覆盖人群超过了5000人。讲师们来自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木材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森林培育及金融学等20多个专业,几乎覆盖了北林大的各大重点学科及各个学院。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博士成天钻在实验室里、埋在数据堆里。北林大的博士生们却十分活跃,尤其是对生态文明特别关注、特别用心。得知组建讲师团的消息后,博士们踊跃报名。组织者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重点加强对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综合能力,尤其是服务意识方面的考核。讲师团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学者为顾问。
    在正式宣讲前,博士们都经过了“团内轮训+专家评审+校内试讲”三个环节的岗前培训,以保证讲座质量和宣讲实效。 为了有效地管理,博士团还制订了讲师、助教考核条例和评优办法,建立“博士讲师+硕士助教”的工作模式。讲师负责做好专题宣讲,助教则协调联络保障。根据讲座类型,把讲师和助教划为几个分团管理。从选题时的毫无头绪,到试讲时的懵懂青涩,到初次上台的忐忑不安,再到现在游刃有余地掌控讲座……加入讲师团后的短短的几个月里,博士生们迅速成长,他们没想到自己的演讲竟如此受欢迎。起初是他们主动上门联系演讲,很快一个个邀请接踵而来。
    园林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张辉主讲的题目是《身边的植物知多少?》。他说,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博士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社会,普及绿色知识,传递绿色正能量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他的体会是,博士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宣讲中不但锻炼了演讲能力、沟通能力,还督促自己去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同时有机会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见识。
    2013级博士研究生袁冬琴担任了环境学院讲师组组长。她主讲的《十面霾伏》、《关于水,您知道多少?》都是热点话题。她说:“作为讲师团的一员非常荣幸,也非常有压力,我在街道社区、大中小学进行了多次宣讲,帮助社区居民和青年学生对每天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有更深入的科学了解。我渐渐感觉到‘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获得了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知识。”
    生物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王博文,主讲课程《基因?基因!转基因的是非功过》、《基因知识面面观》。他说,讲师团是适合博士生群体的特色志愿服务组织,既普及了生态文明知识,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又为博士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走进基层、服务社会、实践成才的高端平台。
    有个博士生对“抢纸质课件事件”至今记忆犹新。在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的演讲刚刚结束,坐在前排的老大爷一个箭步冲上主席台,抢走了他手里打印的纸质版课件。大爷说年龄大了,听讲座记不住多少东西,把纸质课件抢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大爷好学的精神使博士生们特别感动。之后再做演讲时,他们总会打印一些纸质版的讲座要点发给听众。
    “真的是纯义务的吗?”每次演讲结束之后,都有人问博士生们讲一次能挣多少钱。当确认博士们真的是义务演讲之后,他们非常感动,握着博士生的手不放:“你们的宣讲给我们传播了正能量,而且分文不取,太难得了!”
    总结会上,博士生讲师团又确定了新学期的演讲要点。他们深知,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讲师团责任使命十分重大。他们计划着进一步提升演讲质量,动员更多人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中来。

小伙伴 发表于 2014-2-26 10:57:10

北林大有个生态文明博士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林大有个生态文明博士团